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疫情趨緩,為鼓勵民眾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本市北投文化園區、陽明山國家公園、白石湖產業園區及木柵貓空茶園等重要觀光景點,自109年11月1日起公車業者推出小9、小25、小2(含區間車)、貓空左線(指南宮)及貓空右線等5條路線一日票各30元及108(含區間車)一日票60元搭乘優惠服務,即可於購票當日無限次數搭乘同一路線公車,可說是既省錢又能夠遍覽沿途美麗的風光。 在購票方式上亦相當便捷,當民眾搭乘上述路線時向司機員說明購買山區公車一日票,並透過悠遊卡感應方式支付其路線票價,司機員會給予民眾乘車憑證作為後續乘車辨識使用,後續搭乘同一條公車路線時(貓空左線及右線可跨線使用)僅需出示乘車憑證,即可當日無限次搭乘;而民眾購買一日票取得乘車憑證後應妥為保管,倘若遺失則需重新付費搭乘。 如此優惠的景點交通接駁方式,且各路線亦可透過捷運、貓空纜車或公車間轉乘利用,您還在等什麼呢?強力推薦民眾規劃造訪上述景點時,如經衡酌有多次上下車情形,可優先考慮使用一日票,讓您輕鬆省荷包!詳細各路線票價、行經捷運站點、沿線主要景點及乘車憑證樣張如附件,歡迎多加利用。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為了友善公車駕駛員的工作環境,考量到他們長時間駕駛時難免有如廁需求,而又無法隨意停車如廁,可能影響駕駛員的健康。因此,公運處要求公車業者針對單趟運轉時間150分鐘以上的路線,提供駕駛員選定的如廁地點,以保障他們的如廁權益。
公運處已於109年9月29日邀集公車業者開會討論,要求每車次運轉時間150分鐘以上的路線應選定駕駛員如廁地點,並告知駕駛員,如果在行駛途中有如廁需求,應向車上乘客委婉說明,並將車輛停靠在公車停靠區內,讓駕駛員下車如廁。對於里程較長的路線,也建議公車業者考慮設置兩端調度站或縮短路線長度等方式處理,以根本解決駕駛員如廁問題。同時,公運處也呼籲乘客在乘車時體諒駕駛員的辛勞,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以確保駕駛員的身心健康。
此外,公運處也指出,臺北市自81年開始辦理公車評鑑作業,透過客觀的方式衡量大眾運輸服務水準,並透過服務品質評鑑來檢討改善,強化各公車業者的營運管理,有效提升民眾更安全、便捷、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
臺北市聯營公車業者自109年7月15日起,針對小25、108(含區間車)、小2(含區間車)、貓空左線(指南宮)及貓空右線等5線公車提供發售一日票乘車服務,以鼓勵民眾搭乘山區公車暢遊北投文化園區、陽明山國家公園、白石湖產業園區及木柵貓空茶園等區域,滿足民眾休閒遊憩需求。
民眾若有搭乘上述路線並有多次上下車情形的需求,可優先考慮購買一日票服務。購買方式為在上車時向司機員說明購買搭乘路線一日票,並透過悠遊卡感應方式支付新臺幣60元,司機員會給予乘車憑證作為後續乘車辨識使用。後續搭乘同一條公車路線時僅需出示乘車憑證,即可當日無限次搭乘。
每條路線所發售的一日票僅能搭乘該路線,不能移至其他路線使用;一日票限當日使用,逾期無效。購買一日票後應妥為保管,如遺失則須重新付費搭乘,無退款情形。
一日票搭配路線及沿線主要景點如附件所示,公運處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針對定期票使用金額和悠遊卡盜用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說明和解釋。約有98%的人在30天內使用金額為3,000元以內,其餘約有2%使用金額超過3,000元,這些情況主要出現在長距離捷運通勤族、多旅次行為的通勤族群,以及長距離公車通勤族群。針對1280定期票使用超過1萬元以上的情況,約有3張卡常使用金額超過1萬元以上,其中2張卡主要使用捷運,另1張卡主要使用公車,這些使用者主要是從早到晚使用公車或捷運,並連續換乘,平均每日使用次數超過20-30次。
公共運輸處強調,推動1280定期票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但民眾應合理使用定期票,避免浪費公共資源。至於媒體報導的定期票拷貝卡盜用問題,悠遊卡公司調查後未發現有拷貝卡狀況,並提醒民眾不要盜錄悠遊卡,以免觸法。
此外,針對公共運輸定期票有公車司機溢刷情形的報導,公運處表示將對定期票使用狀況進行查核,若發現異常交易將追回補貼款並給予相關處分。自定期票107年4月發行迄今,已主動查獲7筆司機溢刷情形,公運處已分別於107年及108年完成裁罰,呼籲運輸業者加強要求駕駛勿有溢刷行為,以免觸法。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自109年7月1日起,將小26路(08:30)、542路(12:00)等既有2班次,以及新增的小14路(14:30)班次改為預約制。民眾需在乘車前使用「臺北市預約公車」APP、網頁或電話預約,預約班次才會發車。預約開放日為發車日前30日,最晚須於乘車前2小時預約。
此外,臺北市公共運輸處在公車營運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快速公車提供長距離、跨市或跨區服務;幹線公車在主要幹道提供高密度班次;支線及微循環公車路網及營運方式也進行了調整。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建置了預約公車平臺,提供「公車預約」及「自劃路線」等功能。
在「公車預約」功能中,針對運量低且搭乘需求不固定之路線班次,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規劃納入預約制。預約班次的公車會在右側擋風玻璃放置「預約班次」副牌,預約班次開出後沿線停靠,未預約的民眾也可搭乘。此外,「自劃路線」功能可供民眾規劃通勤路線,募集達20人同樣起迄路線後,由公運處評估闢駛可行性。
最後,公運處提醒民眾,如需搭乘,請多加利用預約資訊。
根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確診病例主要是由境外移入的情況,除了從事醫療照護工作或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者外,一般大眾在社區感染的風險相對較低。然而,由於車站、候車地點及大眾運輸工具等是公眾使用的地方,且通常是密閉空間,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可能增加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目前正值流感流行季節,因此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仍是勤洗手、保持呼吸道衛生、適時咳嗽禮節以及生病時在家休息。針對已被衛生單位或民政單位列為追蹤管理的高感染風險對象,都必須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相關防疫措施進行健康管理。另外,由於中國大陸的疫情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會適時公布相關的防疫措施。